从入门到放弃,大龄考生的行测80之路
首先简单介绍下自己,本科双非,大龄考生,专业没优势,所考的城市正常难度卷子进面分基本不低于145分,从2020年2月开始认真复习行测,参加过4次考试,行测刷题3万左右,国考模考稳定在82上下,这次国考80出头,可以算是正常发挥。从行测入门到实战80分的路上可以说是比较坎坷,走过不少弯路,最后不断调整做题的节奏和思路,把该舍弃的题放弃之后,终于可以比较稳定的上80分了。
一、行测考什么?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随着卷子越做越多,参加的考试越来越多,我就越来越感觉那些年轻,高考基础好,脑袋聪明的考生确实有优势,公考是选拔性考试,能力性考试,而非知识性考试。圈子里经常能看到一些大佬复习仨月85分,确实很让人羡慕,但大多数像我这种基础较为一般的同学,还是要通过不断地刷题练习,我认为大部分人经过系统练习考个75分还是没难度的,关键是自己有没有真的在踏实的学习和练习。所以对于我们来说,行测考的就是你是否努力跟意志力如何。
二、如何开始学习行测?
有的同学问过我一些行测学习的问题,大部分问题都是比较笼统的,比如如何提分?如何准备?关于学习的方法,如果下定决心要考公,我建议从粉笔的980开始,并且一定要搭配5000题一起做,看完一节课就把对应的题刷完,这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,就像上学时候学一节课,然后做课后习题才能把知识点真正消化掉,认真刷完5000题,分数基本就可以上75分了。真正拦住大多数人的是有没有学习的决心,有些同学半个小时都坐不住,两小时的课刷一个半小时手机,尤其是已经毕业多年的同学,这样效率自然不会高。我准备考公比较晚,好多年书都不翻,一开始也是坐不住,后来我就强迫自己看视频课,坐不住了就刷题,刷不动了就再看视频课,想看手机就把手机放到别的屋,就这样慢慢的进入学习状态。
三、全职还是兼职?
很多同学纠结全职考公还是在职考公,我个人是感觉如果可以高效率学习(一天学习时间保证8小时以上)才考虑全职,并且全职最好不超过一年,每天8小时+,一年已经接近3000小时,可以保证能取得一个较高的分数了。如果没上岸,第二年就去找个工作在职考,周末刷个模考保持手感就可以了,因为如果继续全职,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,不光会影响你的笔试成绩,也会影响面试。我自己一直是全职备考,第一次去考的时候状态还好,后来的考试自己感觉压力越来越大,考前就焦虑失眠,到了考场困不困还是次要的,重点是心态上就已经落后了。所以,如果准备全职备考的话,一定要慎之又慎,并且要跟家人沟通好。
四、各模块的准备
我之前是刷4个模块,今年把常识也补起来了,所以我自己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短板。刚一开始准备的时候不知道在哪看到的说法,说可以放弃数量,于是一开始上70分都费劲,后来做模考时看了看数学题感觉有的题也不是很难,就去认真听了听数量课刷了题,之后模考基本就没下过75。今年把常识补完之后模考就很少下80了,每年考试就那么一两次,不准备常识数量,模考你这次分高点下次分低点无所谓,真上了考场,你把这些交给运气,你就得做好运气最坏的打算,所以,如果你岗位竞争不激烈,可以酌情放一门,如果岗位较激烈,或者你需要行测给你提一下分,我是建议任何模块都不要放弃。
五、具体的做题技巧
我自己的5000题刷完了就一直在刷组卷,差不多一天一套。每周模考都参加。我自己做题的顺序是常识-资料-言语-判断-数量,时间大概是5-27-35-38-15,一般言语做到一半就会有意识的控制一下做题时间,保证留出15分钟左右做数量,我也试过言语加加速留20分钟做数量,效果比较差,各位同学可以按照自己的做题习惯找到最适合的做题节奏。判断资料都是看课刷题,没啥特别的,我会刻意控制图推的时间,我自己感觉出题人特别喜欢在这出那种浪费时间打断你节奏的题,两眼看不出来直接蒙,或者凭感觉排除1-2个答案再蒙。言语我自己是换过两次做题方法,从一开始的死板套技巧,再到完全靠语感,最后算是摸索了出个固定的方法:词句填空我会靠语感,看前后文转折/并列意思,而中心理解就是梳理文段,看句号,抓句子意思,然后看句意关系抓段意,这样做虽然慢一点,好处是理解题错的很少,基本可以保证言语80%以上的正确率,尤其是最近的言语题开始反套路,单纯用技巧很容易掉坑。常识的话我是看的粉笔的48节常识课加每周和每月的时政课,平时每天拿半小时左右刷刷人民日报,正确率基本能到50%-70%。数量我是工程,路程,利润,和差倍比,简单几何,简单排列组合,中间一度是10道都做,现在基本上做6蒙4,时间不够的话做4蒙6也行。留出富余的节奏调整空间,一张卷子通常不会所有题都难,这个模块错的多,其他的模块错的就会少,总之,我的这种做题方法就是保证下限,不求好运冲到90分,只求不低于80分。
六、上了考场要学会放弃。
真正到了考场上,最重要的反而不是你算的快不快,知识点掌握的牢固不牢固,而是做题节奏和心态。因为随着刷题量的增加,最终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,真正能分出高低的,就是考场的状态。我看过很多模考高分实战只有70+,很多同学不理解,觉得模考水分太大,其实大多是因为行测高分的同学就需要那么高的行测分,考场压力水平要高得多,重压下水准失常太正常了。我21年省考行测只考了73,当时我省考模考已经稳定在82分上下。之所以考了个低分就是因为考场上心态崩了导致做题节奏乱了。我至今仍记得平时20分钟做完资料做了快30分钟,看完表我就很烦躁,后面的题做的也急急忙忙毛毛躁躁,考试最后5分钟一道题也做不出来,越急脑子越乱,可以说在考场上就失败了一半。后来我一直在想那次为什么发挥的那么差——行测考试每次都会设置几个难题,故意打乱做题节奏,大家上了考场都会有个心理,平时考70的想着好好发挥说不定能冲75,考75的想着冲80,做起题来就容易患得患失,该舍的题不舍,该放的不放,平时算出正确答案就选,考场上就非想着稳一点把剩下的选项都算一算验证一下,不用多,来这么3-4道题,节奏就乱了,越做越急,越急越粗心,导致错的就越多,发挥失常自然也就不意外了。后来我模考时就自己调整心态,前面的做的快我就做个七八道数量题,前面如果做的觉得难做的慢我做三四道也能接受,平时80多,如果状态不好只考个75+也行。这样一想心态稳定了,分数反而很少跌下80了,考场上最难的不是把题做对,而是把不会的果断放弃。所以平时练习中,也要给自己留出余量,不要卡的太紧。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,我越来越觉得保持自律向上的习惯和心态,才是成功上岸的关键,真正知识和技巧的因素反而是次要的了。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,也祝各位同学好运,早日上岸心仪的岗位。